叶光心理博客 | 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科普

“我不断的死去,又不断活过来”——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解离

作者:Li Li | 2025-6-27 14:51:46

高功能 CPTSD:早已学会如何看起来一切正常、运作良好,哪怕在压力过大时,内在某些部分早已麻木或消失。

阅读时间:大约4分钟

很多有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人表面看似“正常运行”:学习,工作,家庭,社交,一切都不差。但内里,却像断电般“死去过”,又若无其事“活过来”,时常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一部分自己死去,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部分会活过来——这是一种解离dissociation,是复杂性创伤(CPTSD)留下的生存策略之一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如何发生,有什么特别,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做。

6 个关键点:认识 CPTSD 解离与应对路径

1. 表面运行,内在“消失”

你可能看起来情绪稳定、工作高效,但常会“神游”或“卡住”。这是解离在起作用——一个非常真的“离开身体”的状态。

🧩建议:感受脚踩在地面上、闻闻味道、握些冰块等当下 grounding 技术,稍微“把自己找回来”。

2. 小触发就“死去”:解离触发机制

一个语气、一个回忆,就突然陷入淡漠或空白。这些”小“事情,实则并不小,可能它们激起的是底层长年累月最痛苦的感受。这是解离作为“修复伤口”的手段,当你太脆弱时,身体会关闭来保护。

🧩建议:在安全场景中,识别“我的一部分好像消失了”,并检视自己常见的触发点。

3. “死了”并不代表不做事

你还能高速完成任务,或在他人面前笑得灿烂。这种状态是“高功能解离”:外表正常,内里关机。危险是可能你自己都无法发觉,直到下次崩溃。
🧩建议:每天定时短暂停顿,告诉自己停留 1 分钟,审视身体呼吸,看看自己内在状态。

4. 只有在“安全”情况下才“复活”

在舒适的环境、可信的人面前,你才感觉真实、安全、在场,离开后又回到“死去”状态。

🧩建议:有意识的营造安全空间——柔光、安静、不被打扰,知道“可以放下”。也可以想象过去曾有过的安全时光和地点,或者安全他人作为锚点。

5. 看别人像看电影,自己像“幽灵”

你活得像旁观者:看到自己在笑,看见自己在哭,但又感觉不是自己。好像自己和世界隔着一层毛玻璃墙,隐约但绝望。

🧩建议:练习内感知(interoception):感受胸口、肚子、呼吸,心跳,慢慢重返“身体里”。

6. 解离是过去的“伙伴”,也是现在的障碍

解离曾是你最强大的技能,你靠解离活下来,但现在它却屏蔽了情感与连接。

🧩建议:写日记:“现在我感觉……我在哪里?”轻声对自己说话,是解离后重回的方法。

 

疗愈的过程,安全感最重要

CPTSD如果太着急进入深层疗愈(如 EMDR),没建立起足够的稳定技能和安全关系,身体会“自动退出”,解离更严重。即使做咨询,也感觉毫无效果。

🧩建议:采用三阶段创伤处理法:

  • 安全与稳定
  • 处理记忆与感受
  • 整合自我与新的叙事

解离是当时你找到的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,只是在安全环境中成了不适应的习惯。当我们更了解自己何时会因何解离,就是疗愈开始的第一步。在这个过程中,慢就是快。


行动建议
每天提醒自己至少一次醒来:脚踩地、闻东西、拉自己回来。

如果你遇到内心“死去又复活”的瞬间,不要恐惧,把这些当作“你在生活“的提醒,知道你值得被看见,而解离只是你最开始的一个保护者。